人民網北京9月22日電 (記者申佳平)當前,鋼鐵行業“減量發展”“存量優化”的階段特征明顯。下一步,鋼鐵行業如何實現穩增長?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簡稱《工作方案》),提出5個方面共10項工作舉措。
“《行動方案》堅持問題導向,為行業新一輪穩增長保駕護航。”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肖邦國表示,《工作方案》聚焦解決當前行業主要矛盾,圍繞“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總體目標,提出“以質量效益為中心,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注重供需兩端協同發力”的總體思路,以及控產能產量、優高端產品供給、提大宗產品質量、拓建筑交通應用、促綠色數字改造等具體工作思路,對鋼鐵行業實施精準的全產業鏈管理,對于政府有效調控、行業有序發展和企業科學經營,均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肖邦國介紹,2024年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同比下降54.6%;2025年上半年,受原燃料價格下跌影響,行業經濟效益雖有所回升,但總體上供強需弱態勢未發生根本性改變,疊加復雜外部形勢,穩增長壓力仍然較大。
據了解,《工作方案》提出以下主要目標:2025—2026年,鋼鐵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長4%左右,經濟效益企穩回升,市場供需更趨平衡,產業結構更加優化,有效供給能力不斷增強,綠色低碳、數字化發展水平顯著提升。
《工作方案》具體部署5個方面工作舉措。一是加強行業管理。通過聯動實施產能減量置換、產量調控和實施鋼鐵行業分級分類管理,進一步管住增量、優化存量,倒逼落后低效產能退出,支持優勢企業發展,促進行業供需平衡、優勝劣汰。二是強化產業科技創新。通過增強高端產品供給能力,著力補齊短板弱項;推進大宗產品質量升級和穩定原燃料供給,進一步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三是擴大有效投資。通過加快工藝設備更新改造、數字化轉型、綠色低碳改造,推進主體設備大型化改造,先進電爐、特種冶煉等高端裝備應用,長流程轉型短流程,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和先進綠色、低碳工藝應用,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四是拓展市場需求。擴大鋼結構在建筑、交通、基礎設施等領域應用,激發釋放消費潛力。五是深化開放合作。穩住外貿市場,提高國際化發展水平。
“總體來看,《行動方案》具有高度針對性、高度科學性、高度可操作性。鋼鐵行業必將攻堅克難,迎來新一輪長周期的高質量、高效益發展。”肖邦國說。
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下一步將會同相關部門強化政策宣貫解讀,組織有關地區和企業抓好任務落實,促進鋼鐵行業平穩運行,加快推進結構優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