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25日電 (記者 張素)記者25日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2023年至今年上半年,各級檢察機關共救助農村地區因案致困當事人9.5萬人,發放司法救助金9.8億元人民幣,有效防止一批農村地區當事人因案返貧致貧。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最高檢、農業農村部此次聯合發布8件司法救助助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典型案例,呈現出救助對象精準聚焦、救助協作緊密高效、救助方式多元綜合等特點。
最高人民檢察院控告申訴檢察廳負責人說,2023年,最高檢與原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開展為期3年的司法救助專項活動。本批案例救助對象均是該專項活動明確要求應予以重點關注、及時予以救助的農村地區因案致困當事人,包括生活困難的退役軍人、未成年人、殘疾人、婦女等。
國家司法救助主要方式是發放司法救助金,但有時單純的經濟救助難以從根本上解決被救助人的實際困難。為此,檢察機關聯合農業農村部門有針對性開展產業幫扶、技能培訓、法律援助等多元化綜合救助工作,實現從“輸血”式救助到“造血”式救助的轉變。
此次發布的“徐某福、劉某山等15人國家司法救助案”中,15人均系遼寧省大連市金普新區某街道某村櫻桃種植農戶,因失火案遭受重大財產損失。當地檢察機關及時發放司法救助金,農業農村部門組織專家為被救助人櫻桃種植進行指導,兩部門還協同民政、銀行、保險公司等落實多元救助幫扶措施。據知,部分被救助人家庭已重建大棚并栽種新苗,預計兩三年后產生收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