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好不好,只有調用過的最有資格發言。”國內公有云市場風起云涌,如今比拼的不僅僅是市場占有率這一數字,更是Token的調用量和AI賦能落地能力。
近日,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報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中國公有云上大模型調用量達536.7萬億Tokens。其中,火山引擎方舟(MaaS)平臺的調用量同比增長3.98倍,市場份額達到49.2%。
2024年全年,火山引擎上述指標市場份額為46.4%,不難看出,今年上半年,該優勢進一步擴大。
另外一家科技機構Omdia發布的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AI云市場規模達223億元,火山引擎以14.8%位列第二。
但值得注意的是,Omdia統計口徑為“IaaS(算力、存儲等基建)+PaaS(機器學習平臺等工具)+MaaS(大模型Tokens調用費用)”的全鏈條收入。
一家優秀的云服務廠商是以全鏈條收入還是MaaS的調用收入來衡量?
不過客戶選擇了“用腳投票”:滿足自己的云服務才是最好的。東西好不好,只有調用過的最有資格發言。
從今年一些企業動向來看,全新上市的特斯拉Model Y L車型將搭載豆包大模型與DeepSeek模型,兩款模型均通過火山引擎接入。
而在當下火熱的汽車座艙場景下,火山引擎支持上汽奧迪座艙大模型的開發任務,實現了傳統語音業務的大模型化,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更強大的上下文理解能力,“奧迪助手”可以更好地幫助用戶執行車控指令。AI技術正實實在在走向產業應用一線。
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相比IaaS、PaaS收入,MaaS更能體驗云服務廠商的AI能力,因為這都是只有通過調用才能得到的信息。
這和火山引擎一開始的戰略密切相關。火山引擎總裁譚待多次公開表示:大的使用量,才能打磨出好模型,也能大幅降低模型推理的單位成本;大模型公有云調用量越多,就能收到越多反饋,迭代就能更快。
所以一開始,火山引擎MaaS就走向了一條良性循環的道路,產生了“飛輪效應”:更多的調用得到更多的反饋數據,推動更快的模型迭代優化,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和更低的成本,進而吸引更多的用戶。這個“飛輪”一旦啟動,領先者的優勢會越來越明顯。
實際上,從大數據和云服務多個市場看,Token調用量愈發引起重視。
在2025數博會期間,國家數據局強調,截至6月底,我國已建設高質量數據集超過400PB,日均Token消耗量已經突破30萬億,1年半時間增長了300多倍。
實際上,火山引擎的優勢不僅僅體現在Token調用量上面,性能表現是火山引擎拿下市場的關鍵。舉個例子,很多廠商在實際應用中有疑問:我同樣也是用的DeepSeek,為什么速度就比別人差一點?
而火山引擎方舟MaaS平臺經過大規模產品實踐打磨,具備性能優勢。DeepSeek爆火之后,火山方舟上的DeepSeek模型在首token響應、延遲、可用率等各項評測中都顯著優于其他云平臺。
雖然目前云服務市場最終市場格局仍存變數,但可以肯定的是,以AI能力為核心的新一代公有云愈發受青睞,得Token者得天下。這場由AI引發的市場重構,正在角逐中,進而推動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和服務升級,為企業用戶帶來更優質的云服務體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