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張雅芝 通訊員 馬云)9月25日,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與中國人民銀行陜西省分行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介紹近年來全省法院打擊治理洗錢違法犯罪工作開展情況,并發布5起典型案例。
“洗錢犯罪是指將非法犯罪所得的贓款通過各種手段進行偽裝和轉化,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也就是俗稱的‘洗白’贓款。”陜西高院有關負責人介紹,“犯罪分子主要采取提供資金賬戶、購買金融資產、投資經營、進入現金密集型行業、虛構交易、虛擬交易、互聯網消費、地下錢莊等方式進行洗錢犯罪,嚴重侵害社會經濟秩序,危害國家總體安全。”
2020年以來,陜西法院認真落實黨中央關于打擊治理洗錢違法犯罪的決策部署和最高人民法院、省委工作要求,始終堅持法定標準、法定程序,嚴格依法辦案,一審審結洗錢犯罪案件79件86人,涉案金額13.72億余元;注重發揮財產刑作用,累計判處罰金1500.3萬元,以經濟懲罰打擊牟利動機,遏制不法分子再犯能力。
“目前,洗錢犯罪逐步呈現手段多樣化、犯罪活動鏈條化、上游犯罪類型相對集中、犯罪金額不斷增加等特征和趨勢。”陜西高院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陜西法院將堅持精準打擊、從嚴懲處的司法方針,全方位、全鏈條打擊洗錢犯罪,持續加大追贓挽損力度,拓寬協同作戰,全力維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有力維護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
來源:人民法院報